封面故事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聚焦    >    封面故事

智慧运筹决胜千里

——专访新能源事业部主任、新能源智慧运维中心主任李来龙
字号:
发布时间:2021-10-14    信息来源:中国华能

近年来,华能新能源发展突飞猛进,装机容量在短期内急剧增长,这对华能的新能源管理带来哪些挑战?华能建设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的初衷是什么?

李来龙:集团公司目前在29个省级行政区运行着风电、光伏场站共432个,涉及309种风机机型、95种光伏逆变器型号,新能源数据资产规模巨大已超过1000万点。为支撑集团公司今后新能源规模化、效益化发展,亟需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新能源的现代化管理,特别是在当前部分决策权、基建管理权下放给区域公司、集团层面事中事后监督愈加重要的背景下,必须借助数字化技术加强全生命周期管控,有效解决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问题。

目前,由于传统的主设备运行数据不向业主开放,使得集团公司未能形成对新能源数据资产的统一管理,因此我们难以对极具价值的数据资产进行挖掘和利用。与此同时,运行工作大多以场站为单元开展,场站大多位置偏远,这就造成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我们需要最大程度提高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人员投入管理好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资产。这就是新能源领域精益化管理的最主要目标。

因此,我们亟需由集团公司统筹资源,开发建设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算法,可不断自主迭代升级的集团级、高质量的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

集团公司十四五规划已经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不到半年,在这个浩繁的系统工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项目团队是如何破解的?

李来龙:华能在新能源管理领域先行一步,第一次探索研发如此大规模的智慧运维系统,可谓千头万绪,但我们把许多不可能5个多月的时间里都变成了可能。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难点之一是数据标准化。十四五末新能源实时数据将达4000万点,历史数据会更加庞大。如果数据接入没有统一标准,系统将丧失规模化的数据处理能力。先期接入的场站由于编码不规范,1000多万点的数据需要大量人工点码核对与拆点入库。我们对数据采集端进行了重新编码,同时设计了全新的自动化场站部署功能,极大节省了人工拆解点表入库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梳理了一整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数据的标准化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有什么意义?

李来龙:我们的体会是,数据标准化是系统智慧起来的关键,有了这个基础,系统才可以广泛应用、快速推广。随着纳入的新能源数据越来越多、精确度越来越高,未来,系统还可以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多种决策和服务。

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由华能新能源事业部牵头,西安热工院、清能院、以及热工院旗下的新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这种开发模式在公司系统尚属首次,您如何评价这种合作模式?

李来龙:这是华能全新的科技开发模式,我认为是典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系统研发集合了西安热工院、清能院、新锐公司的高精尖科技力量,统筹各方擅长领域形成有机整体,发挥各方技术特长,将创新成果掌握在华能人自己手中。

在项目开展之初,各单位之间也经历了激烈的理念碰撞以及艰难的磨合期,但大家始终目标一致、全情投入、毫无保留。我们是开发者,也是需求者,自己人做自家事,这种稳定的合力开发模式是系统未来长时间持续深化迭代的重要保障,将为华能新能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过智慧系统建设,也为华能培养了一支优质的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批对智慧系统掌握最透彻的华能人,将会成为集团公司数字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系统已投运的功能运行效果如何?未来系统还有哪些功能拓展?

李来龙:系统在629日上线试运行以来,已经投运12个模块66个功能,其中有的基础功能已经在生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预警功能投入使用后,长停机组数量由以前的每日100台次降低到现在的40台次左右。系统17项高级功能部分也已得到现场验证,例如,海上风电结构扫测模型发现某海上风电场海底冲刷严重,区域公司据此及时进行了回填处理。

未来系统还会根据基建、生产需求,在智慧基建、智能工单、移动两票、备件联储联备等方面开发一系列有利于降低运维成本、有利于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的智慧功能。例如,建立备件联储联备,即将每个场站的工作票、故障预警与备品备件的消耗联系起来,系统将自动根据消耗来提供零件。再例如,系统可预测海上风机叶片损耗,提前发出维修指令,提早安排维修人员和零部件,选择海风小的一天维修即可。

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投运对华能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来龙:意味着华能新能源管理从以往的散兵游勇式的粗放管理模式过渡到了智慧化、多维度协同作战的大集团管理模式。集团公司新能源生产将进入科学整体布局、区域和场站协同、设备和维护厂家总体协调的管理模式。

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将对新能源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流程业务管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能源产业管理、提质增效、资产运营等方向必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可以说,新能源产业低成本运营优势取决于数字化、智慧化运维。通过智慧运维系统实现场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可实现现场工作效率提升65%、工作许可时间减少50%、故障处理时间减少20%,发电量提高5%、生产成本降低15%,千瓦利润增长15%、人均利润提高28%。按照十四五末集团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推算,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的投运预计将减少人员需求30%,共计减少生产人员3000人以上。

国资委全面加速国企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的投运对建设数字华能的意义是什么?

李来龙:按照六个新领先战略任务的要求,结合未来新能源产业生产运营模式向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变革,新能源智慧运维中心将成为推动华能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

建立大数据、大平台,只是我们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下一步,要加快数字化建设,掌握大平台的主要技术,并逐渐扩大规模,深度开发功能模块,完善数字+模型,逐渐转型成为有竞争优势的数字公司。

在我国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华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来龙: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战略部署,预计到2050年,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50亿千瓦。十四五末,华能将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以上,到203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在这个重大转型发展进程中,华能不仅要追求新能源规模的扩大,更要追求新能源效益的提升,我们要通过智慧化发展,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运营商。

文字:李昕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