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能故事   >   观点

聚焦新型产业金融 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文章”

字号:
发布时间:2024-07-17    信息来源:中国华能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奋斗目标,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及证监会发布系列配套制度规则,共同形成了“1+N”新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券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央企控股金融机构,长城证券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使命,坚定走好新兴产业金融之路,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一、牢牢把握新型产业金融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交汇期,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证券行业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从更高的视野、更深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提升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

新型产业金融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金融发展理念,突出新价值、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工具。长城证券依托主要股东低碳能源产业链,明确新型产业金融为发展方向,重点打造以“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产业金融”为内涵的“科创金融港”,在走好新型产业金融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持续发力。

一是要坚持以融强产。持续增加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重点聚焦集团公司担当产业链链长的核心行业及重点赛道,全面提升服务集团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持续助力低碳能源产业强链、稳链、补链、延链。

二是要坚持以融促创。助力企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长城证券新型产业金融核心平台“科创金融港”,全面构建新型产业金融的服务体系和增强服务能力,为低碳能源行业及专精特新等中小型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要坚持以产塑融。围绕产业化、特色化的核心战略,提升产业金融专业水平,加快进行能力重塑,充分运用产业投资基金、科创股权基金等金融工具,加快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长城证券打造成深耕电力、能源领域的专家型投资银行。

二、精准塑造新型产业金融的主要功能

新型产业金融要以强产、促创为核心,长城证券围绕投行、投资、研究、交易、财富等金融业务活动,为政府、机构、企业、个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一是强化对企业客户的服务功能。长城证券针对不同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面向初创阶段企业,提供行业专家、产业咨询等服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成长阶段企业,发起设立产业基金等产品,形成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资源集聚机制;面向成熟阶段企业,构建以“投行+投资”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模式,高效满足企业做强做大的金融需求;面向已上市企业,提升交易做市能力,加强科创金融产品供给,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二是强化对政府机构的服务功能。长城证券通过打造科创金融智慧生态圈,以“基金+基地”方式建设高水平科创平台,强化证券公司与地方政府、科技园区的战略合作。

三是强化对同业机构客户的服务功能。长城证券通过科创金融智慧生态平台围绕产业链进行数据治理,形成覆盖行业、产业、企业等维度的专属数据源,推动金融服务场景融合、数据价值共享、专业能力互补。

四是强化对个人客户的服务功能。长城证券加强产业金融财富管理业务纵深发展,开发多元化产业金融产品,让广大个人投资者参与分享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中的投资机会,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

三、全面明晰新型产业金融的发展路径

新型产业金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模式创新。长城证券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加快构建产业化转型、协同化机制、平台化赋能、市场化运作的四大基本路径。

一是聚焦产业化转型构建“一链一圈”运营模式。新型产业金融要聚焦产业链、创新链,长城证券深耕产融协同创新产品,推进产业金融业务及服务模式创新,构建“一链一圈”新型产业金融服务模式,即以自主可控技术产业链为依托,绘制成员图谱、技术图谱、价值图谱,构造“产业金融价值链”。同时,长城证券通过科创金融智慧生态平台,构建“科创金融生态圈”,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商,推动以融促产、以融促创。

二是聚焦协同化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新型产业金融是打造一个更具系统性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商,需建立更广泛深入的协同体系和机制,引进和培育战略型、紧密型合作伙伴。要深化战略协同,长城证券将建设新型产业金融纳入战略体系,打造平台化获客和服务体系。要深化服务协同,长城证券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实施组织模式变革,进一步明确服务主业的组织职能、功能定位等,坚持把“聚焦主责主业”和“以全面专业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加速提升证券专业领域业务能力”列为首要任务。通过设立集团与战略客户部,长城证券整合公司内部资源,推动投行、产业研究、资管等条线协同发力,提高服务主业质量及效率,为集团公司客户及其他战略客户提供系统化、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要深化产业金融生态圈协同,长城证券正加快构建规模化、体系化业务生态圈,共同推进业务实施和创新。

三是聚焦平台化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长城证券借助科创金融智慧生态平台,充分利用平台的企业大数据中心、企业智慧识别、生态协同中心、业务中心四大基本功能,广泛开展ToB的产业化服务,提供找项目、找融资、专家库等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对科创企业金融赋能、技术赋能、管理赋能、市场赋能,使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获得金融助力。

四是聚焦市场化运作创造持续发展条件。推进新型产业金融需遵循市场化规律,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充分考虑风险和收益机制,构建好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长城证券设计市场化的交易结构,给予项目主体、产业链上下游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等参与方足够的激励;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产业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业务风险可识别、可衡量、可承受;建立市场化分工合作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展开多轮次合作,建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四、长城证券推进新型产业金融服务集团主业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长城证券锚定产业金融发展方向,以科创金融港为发展平台,以集团公司统筹引领为发展保障,聚焦集团主业及电力能源产业链企业转型发展需求,持续深化产融协同工作,打造新型产业金融业务模式,助力集团公司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集团公司主责主业,建立“1+N”服务新模式

长城证券上下高度明确并统一思想,将服务好集团公司主责主业作为第一使命,全面加强证券公司专业能力建设作为第一任务,确立“十六字”服务理念,即积极融合、专业陪伴、有需必应、随叫随到,树立全面服务、深入服务、贴身服务的理念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长城证券对组织机构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建立了“1+N”服务模式:

“1”是成立“集团与战略客户部”,专职负责统筹保障服务集团公司主业相关长效机制的实施与落地,跟踪和维护集团公司重点单位,提供日常沟通、咨询服务及需求对接,在公司内部通过跨条线、跨部门的协同,为客户提供系统性、连贯的支持和解决方案,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和监督。

“N”是设立“服务集团专班”,由长城证券投行、研究院、资管、长投、长富等专业人员组成4个服务集团公司的专班,联动1个“联合纵队”,即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致力实现即刻响应的无缝衔接,最大化呈现产融结合的衍生辐射效应。

在“1+N”服务模式下,长城证券聚焦集团公司降负债补权益、资本运作、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战新产业发展、轻资产平台等方面,深度参与集团公司多个重点项目,以专业高效服务推进集团公司多单债券、REITs、碳中和债等项目落地。

(二)围绕集团公司产业链,打造科创金融港服务新生态

科创金融港是长城证券实现转型发展、领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之一,是推动投资、研究、投行等主要业务条线协同联动的契机和载体。

长城证券科创金融港重点面向集团公司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型科创企业发掘和培养,以“产业赋能”为牵引,引入科创金融生态圈,通过“投研+投资+投行”为集团公司产业链上科创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金融强链、稳链、补链和延长链作用,助力集团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构建“产业金融价值链”,布局“科创金融生态圈”,加强金融与产业资源对接。长城证券“产业金融价值链”以电力、能源产业链为基础,通过构建成员图谱、技术图谱、价值图谱“三大图谱”重塑刻画产业链关系,有效构建起映射实体经济的动态全景产业网络。成员图谱通过厘清产业链中各个节点包含的企业清单,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标签化处理;技术图谱通过精准识别和绘制每个产业各领域的主要技术路线,为深入研究和把握技术路线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提供有力支持;价值图谱通过对每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价值增长模式及增值空间进行评估、分析和定量衡量,定位增值高的环节所对应的重点企业,在投融资及资产交易等金融服务过程中提供更精准的分析支持。

长城证券“科创金融生态圈”以科创金融港为依托,整合内外资源,联合“产学政研金”以支持产业、服务科创企业为宗旨,应用大数据、AI、云计算等金融科技能力,为各参与方提供高效精准对接平台、产业数据平台、研究平台和知识沉淀平台,实现产业、科研、技术和融资的高效精准对接,为科创企业、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二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赋能集团产业链。长城证券科创金融港重点聚焦集团产业链企业,以产业对接为抓手,积极拓展产融业务。目前,长城证券通过系统筛选、内外部推荐储备华能供应链企业342家;通过“线上+线下”调研触达华能供应链企业134家,涉及光伏、海上风电、储能、智慧运维等新能源领域;发掘和邀请31家产业链企业入港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其中15家为华能供应商;引入入港机构7家,联系上海普陀、成都成华、湖南湘潭、浙江苍南等地方政府建立沟通机制。

在此基础上,长城证券科创金融港协同投行、长投、长富、华能投资等内外部单位围绕入港及拟入港企业开展多次调研,与华能清能院、系统内区域公司开展多次技术和产品交流,成功协同内外部单位完成7个投行、投资项目落地。

以金融力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国有金融企业的光荣使命。新征程上,长城证券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1+N”政策体系,突出核心功能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的专业能力、务实的推进举措,积极践行新型产业金融之路,奋力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文章”。

供稿: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