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辑 > 观点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分析报告
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中国华能位列榜单第209名,较去年上升6位,刷新最好成绩。2023年我国上榜企业142家,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一,但上榜数量首次下降,较去年减少3家。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46家上榜。
纵观世界大势,应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冲击。基于庞大的经营规模,《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2023年世界500强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提升,但利润水平有所下降,其中,上榜企业营收总和40.96万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值;净利润总和2.9万亿美元,同比减少6.5%。这也反映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下行风险持续积聚的态势。预计2023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将放缓,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价格将弱势运行。建议公司密切关注两个市场动向,扛起能源保供责任,动态调整市场营销和燃料采购策略,抢发效益电,节省燃料开支。
筹谋行业全局,迎接微利时代的生存挑战。在2023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包括中国华能在内共有15家同类能源企业上榜。15家企业营业收入总和14076.92亿美元,比去年大幅增加4832.51亿美元;净利润总额-367.53亿美元,比去年大幅减少628.49亿美元。行业整体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折射出微利时代的行业发展困境。发电行业是资金和劳动密集产业,只有追求极致效率,才能达到成本领先。建议公司深入实施精益管理和业务联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抵御风险、创造价值、引领行业赋予新动能。
争创世界一流,加快低碳转型的战略推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已转入“加快建设”阶段,突出强调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为关键抓手,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上榜同类能源企业价值创造方式与路径具备领先性与可参考性,是公司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的天然标杆库。建议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确保新能源发展目标务期必成;提升战略能力,以科技创新提供绿色发展基础支撑,以数智技术提供绿色发展动力引擎。
一、基本情况
2023年榜单中,500强企业整体营业收入409565.76亿美元,同比增加31824.21亿美元,增幅8%;净利润总额28976.16亿美元,同比减少2009.44亿美元,降幅6%。2023年,500强企业入围门槛提高至309.22亿美元,同比增加22.72亿美元,增幅8%。
(一)前10名排名
从营业收入看,排在前三的企业依次为:沃尔玛、沙特阿美、国家电网。沃尔玛连续十年排名第1位。前10阵营中有三家中国企业,分别为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较排名第1位的沃尔玛低812.81亿美元,较排名第2位的沙特阿美低736.50亿美元,但也实现了对常年压其一头的亚马逊的排名超越。
从盈利能力看,利润榜前10名中,沙特阿美以1590.69亿美元的利润继续位居榜首。苹果公司以998.03亿美元的利润位居第2位。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位列利润榜第3位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不仅跌出榜单,还以亏损228.19亿美元位列亏损榜首位。另外,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排名小幅下降,而中国农业银行则直接退出利润前10榜单。相较去年中美平分秋色的情况,今年韩国的三星电子、英国的壳牌公司表现不俗,在利润榜前10均占有一席之地。
具体而言: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得益于国际油价的走高,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其首席执行官公开表示,预计石油和天然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关键作用。除了油气和化学品的投资以外,沙特阿美正投资新的低碳技术,将有助于实现额外的减排。苹果公司虽然利润榜排名不变,但今年它已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企业。微软公司的利润排名较去年上升2位,凭借对OpenAI的投资与合作市值飙涨,成为大模型领域的重要玩家。Alphabet的排名和去年持平,但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
从亏损来看,今年共有32家公司未能实现盈利,美团、碧桂园等6家企业亏损,较去年整体形势向好。亏损榜中排名第1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亏损额达到228.19亿美元,相比去年盈利897.50亿美元,利润直接下降1125.69亿美元。其他亏损超过180亿美元的公司均是我们熟悉的能源企业:Uniper公司、韩国电力公司和法国电力公司。
(二)行业特点
能源行业。由于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全球能源企业排名整体稳中有进,但受制于能源成本的持续走高,榜单中不少能源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作为“双碳”目标的主要践行者和承担者,中国能源企业发展呈现跨越式趋势,大部分能源企业不仅排名提升,盈利水平也稳中向好。
互联网行业。今年上榜的互联网公司增加至8家,分别是美国的亚马逊、Alphabet公司、Meta Platforms公司、Uber和中国的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其中美团和Uber均是首次上榜。但几家互联网公司在榜单上的名次均有下滑。华为今年的排名下降了15位,跌出前100名;去年位列第266位的小米今年下跌94位。
汽车行业。全球汽车企业500强排名位次下滑成为趋势,行业渐入深刻变革期和洗牌阶段,但中国汽车行业表现抢眼,有9家企业上榜,中国也因此跻身全球最大汽车企业行列。其中,上汽集团位列国产车企第一,在榜单中排名第84位。比亚迪以其新能源技术优势,销售收入达到630亿美元,排名提升224位,成为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车企,增强了中国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作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宁德时代,首次进入500强排名就达到第292位,实力可见一斑。
(三)新上榜和重新上榜企业
2023年500强排行榜中,共有39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有7家中国公司,15家能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达到488.49亿美元,今年的表现也同样抢眼,主要财务指标均稳步增长。从其2023半年报来看,上半年宁德时代的总收入1892.46亿元,其中光是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就达到1394.18亿元。
(四)中国上榜企业特点
行业方面,除去7家新上榜企业,以及4家位次不变的公司,142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有35家企业位次上升,89家位次下降。下滑严重的行业包括:商业银行(9家)、保险公司(7家)、航天与防务(5家)、互联网(3家)等。
营业收入方面,142家上榜的中国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达到826.98亿美元,比去年增加4%,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819.13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占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29%,比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
利润方面,142家上榜的中国企业平均利润达到39.57亿美元,较去年小幅下降4%,与世界500强平均利润57.95亿美元相比仍差距较大。
(五)中美上榜企业对比
中国上榜企业数量更多。美国上榜企业136家,比上一年增加12家,重新超过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
美国上榜头部企业更多。世界500强前100名中,中国企业数量为31家,美国为36家。中国上榜企业数量在各排名段中分布较为均匀,只有在201~300名中数量稍低,为24家。美国上榜企业数量主要分布在前300名,其中前100名企业数量占比最大。
美国企业行业细分更均衡。中国上榜企业行业分布集中在产业上游,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类企业数量多。而美国企业则在上下游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主要涉及高技术、医疗保健、零售、消费品等行业。就工业材料而言,中国有20家工业材料企业,生产钢铁、有色金属以及建材,而美国上榜企业中仅有1家公司在工业材料领域。
美国上榜企业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更强,但中美差距逐年缩小。一是中国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低于美国。2023年中国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826.98亿美元,美国为918.03亿美元(2022年分别为796.29亿美元、904.62美元)。二是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低于美国。2023年中国企业平均利润为39.57亿美元,美国则为76.64亿美元(2022年分别为41.29亿美元、100.51亿美元)。三是中美差距逐年缩小。2023年中国与美国上榜企业平均收入相差91.05亿美元,平均净利润相差37.07亿美元;2022年平均营业收入相差108.33亿美元,平均利润相差59.22亿美元。二者差距分别缩小17.28亿美元和22.15亿美元,中国企业成长潜力不容小觑。
二、华能在世界同类能源企业中排名分析
(一)15家同类能源企业总体对比
2023年榜单中能源企业与2022年相同。美国爱克斯龙电力跌出榜单,德国Uniper公司重新入榜。作为欧洲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也是德国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乌克兰危机以来,Uniper被迫高价从现货市场购买天然气,导致开支大幅飙升,成为欧洲能源危机的最大受害者,199.61亿美元的亏损额刷新德国历史纪录。根据Uniper最新计划,其正在加紧重组天然气供应,降低对俄气的依赖程度,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15家同类能源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为14076.92亿美元,比去年大幅增加4832.51亿美元,占500强营业收入3.4%,比去年上升1.4个百分点;净利润总额为-367.53亿美元,比去年大幅减少628.49亿美元,总体利润呈下降趋势。2023年同类能源企业排名总体表现不如大盘,且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与榜单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营收指标,15家同类能源企业平均营业收入938.46亿美元,除Uniper公司,其他14家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巴登—符腾堡州能源公司以54.96%的增长率位列第一,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费增加,2022年巴登—符腾堡州能源在发电(热)量、售电(热)量、天然气分销等业务条线均取得不俗成绩。
利润指标,15家同类能源企业平均利润-24.5亿美元,整体盈利能力与净利润增长率指标两级分化严重,国外同类能源企业表现明显不如国内企业。Uniper公司(-199.61亿美元)、韩国电力(-189.54亿美元)和法国电力(-188.68亿美元)三家企业利润为负100亿美元以上。就增幅而言,东京电力(-1926%)、法国电力(-412.13%)等7家能源企业均为负增长,而国内企业全部实现正增长。从绝对数看,国家能源以(56.99亿美元)位列第一,伊维尔德罗拉(45.64亿美元)位列第二 ,莱茵集团(28.58亿美元)位列第三。即使如此,排名第1的国家能源利润也不及500强平均利润水平。虽然国内能源企业利润增长优于国外能源企业,但ROE总体水平较国外能源企业偏低,说明国内能源企业资产结构和资产的管理运营水平与国外能源企业存在差距,资产盈利能力不足。
权益指标,15家同类能源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890.93亿美元。增幅方面,只有韩国电力(5.08%)和意昂集团(5.01%)资产增值5%以上,其他10家企业均为资产减值。资产总额前两位的企业仍为法国电力(4141.36亿美元)和国家能源(2815.876亿美元)。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企业共有六家,除上述两家外,还包括Engie集团、国家电投、意大利电力和中国华能。股东权益方面,除国家能源达到716.47亿美元外,其他国内能源企业较国外能源企业整体水平偏低。
员工指标,15家同类能源企业平均员工人数87650人。仅有伊维尔德罗拉(3.59%)和巴登—符滕堡州能源公司(3.34%)员工人数涨幅超过3%。其中8家企业员工人数同比减少,其中Engie集团跌幅达到43.75%。人数最多的3家企业是:国家能源、Engie集团和中国华能。就劳动生产率而言,最高的为莱茵集团15.64万美元/人,其次是伊维尔德罗拉11.38万美元/人。劳动生产率高的几家企业主要因为员工人数基数较低,且净利润水平较高,从而实现了优异的生产效率。
(二)华能营业收入排第7位
2023年榜单中,15家同类能源企业营业收入分布范围从2883.1亿美元到376.06亿美元,比去年大幅增加322.16亿美元,增幅为52%。主要原因是Uniper公司的加入拉高了营业收入平均水平。中国华能营业收入在15家同类能源企业中处于中游水平。
(三)华能净利润排第7位
2023年榜单中,15家同类能源企业净利润分布范围从56.99亿美元到-199.61亿美元。中国华能净利润在15家同类能源企业中排在第7位,比去年上升2位;但净利润增长率排第6位,比去年下降2位。具体而言,中国华能ROE在15家同类能源企业中并列排名第6位,与中国华电和意大利电力相同;其中有四家企业ROE超过10%,巴登—符滕堡州能源公司ROE达到了19%。
(四)华能资产总额排第6位
2023年榜单中,15家同类能源企业资产规模分布范围从4141.36亿美元到741.6亿美元,均值为1890.92亿美元,比去年减少31.06亿美元,减幅1.62%。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企业6家,超过1000亿美元的14家。中国华能资产总额在15家同类能源企业中排名第6位,跟去年持平;资产总额增长率为正的仅有4家。
(五)华能员工人数排第3位
2023年榜单中,15家同类能源企业员工人数分布范围从310753人到7008人,比去年减少6945人,减幅7.34%。员工人数15万人以上有2家,10万人以上有4家。中国华能已经连续六年员工人数减少,在15家同类能源企业中排第3位;员工人数增长率为-0.62%。中国华能劳动生产率为0.9万美元/人,在15家世界同类能源企业中排名第8位。
注:本文劳动生产率由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员工人数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