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万家灯火 护百姓温暖
首页 > 守万家灯火 护百姓温暖
酒泉电厂: 大西北的三冬暖
北风呼啸,夜寒凉,深秋的大西北已充满凉意。11月1日,酒泉电厂正式开栓供暖,汩汩热流涌进千家万户,开启今冬供暖的新篇章。
面对城区1263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近二十万人的迫切期待,还有疫情硬核大考,酒泉电厂践行“让千家万户温暖过冬”的承诺,实施热网增容改造,储备“过冬口粮”,扎实做好保供工作,为酒泉市城区百姓送上了温暖如春的关怀。
这一次让我们把镜头对准供热人,151天供热,365天维护,一年四季,供热路上,他们日夜坚守,守护着万家灯火。
增容改造,保供有“力量”
酒泉电厂两台33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原设计最大供热能力为880万平方米。今年,为缓解市政供热压力,电厂供热面积增加30%,总供热面积达1263万平方米。为此,电厂对机组供热能力、供热安全进行评估,适时开展热网增容改造,提高机组供热能力。
“热网增容改造能够满足政府需求,也与电厂‘十四五’发展规划不谋而合,对抢占供热市场优质资源,进一步降低供热安全风险和经营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副厂长谈敦湖介绍。电厂分析制约机组供热能力的主要因素,计算新增供热面积所需要的首站最大供水、供汽能量,提出了热网增容改造方案。
4月份供暖季结束,电厂就着手实施改造工作。但疫情形势严峻,属地管控措施持续收紧,严重影响了物资到厂和改造工作进度。“阀门运输如果走高速,低风险地区只要24小时核酸、查验行程不经过中高风险地区,就可以通行。”项目负责人赵金成联系供货商,“我已与防疫部门沟通,按照我给你的路线走,4天准能顺利到电厂。”为了保证物资按时到货,项目攻坚组在遵守疫情防控政策的同时做足了功课。
180多天的改造工作,每天户外风吹日晒12小时,让有号称“晒不黑”的攻坚小组成员马明瑞一下子黑了几个度。日均2万步,奔走在各个作业面,检查施工安全,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每天进度有保障。
10月20日,热网增容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实施了现有供热设备加热器换管改造,有效将供热能力由原设计880万平方米扩容至约1300万平方米,循环水流量不低于12000吨/小时,满足接带新增供热面积要求,机组供暖更有“力量”。
畅通煤路,“口粮”有保障
“金塔方向的运煤通道也通了,今天又能到11辆煤车,加上火车煤,咱们冬季供暖的煤有保障了。”这是燃料调运专责刘星在驻矿第7天发来的汇报,声音里透露着安心与喜悦。
今年冬天,疫情之下的燃料保供格外艰辛。酒泉电厂两台机组按照供暖期满负荷运行,单日耗煤量近1万吨,日进煤量8500吨以上才能保障机组“口粮”。电厂抓紧落实长协合同履约兑现率,以日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确保长协履约率达100%。但煤运不进来,一切都是徒劳。
酒泉地区毗邻新疆,电厂主要煤源为新疆煤。因疫情形势严峻,电厂面临燃料运输困难。“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煤运进来。”厂长王玉林强调,“运力不够,咱们就尽全力提高运力,煤车过不来,咱们就想方设法接过来。”
就这样,燃料供应部几位“粮草官”开启了逆行保煤之路。一天上百通电话,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与煤车过境当地工信、防疫、交通等单位联系,采取提前报备、签订承诺书、检查卡口专人接车、即到即卸、限时离境等措施,协调电煤运输车辆通行,协调铁路部门,提高铁路敞车请车承认率,增加集装箱循环列运行班列,全力提升火车煤到货量。
“我这次带了两箱方便面,就住在矿边的宾馆,盯着装车发货。”刘星有备而来,不顾疫情风险逆行而上前往矿区驻矿,掌握煤矿实际产量、库存,现场协调装车发运事宜,持续加大煤炭发运量。矿区每天往返各地的运煤车辆有几百辆,防疫风险高。驻矿10天来,刘星每次都是开车出去考察情况,回来继续电话督促催装发运,硬生生“逼迫”汽车煤由原来的时断时续,到现在每天稳定到厂80余车。
通过长达两个月的不懈努力,电厂共办理运煤车辆通行证240余张,集装箱循环列由两列增至三列,燃料日均到厂量提升至8000吨以上,燃料库存稳步提升。
精益掺烧,保供增效益
“煤这么金贵,又来之不易,要将每一克煤都用在刀刃上,既要保证燃烧稳定,又要经济节约。”运行部锅炉主管闫海斌说。
配煤掺烧是酒泉电厂的一块“金字招牌”。多年来,电厂潜心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配煤掺烧模型,节约成本超1亿元,在区域公司“小有名气”。
此次燃料保供攻坚战中,多年积累的经验发挥出关键作用。精细掺烧能够为协调燃煤争取更多时间,但却是个高要求的技术活,不能影响供热需求,锅炉还要稳定燃烧。“D磨煤量加1吨试试,千万别多了,注意磨煤机处理正常。”闫海斌一边指导着集控人员微调燃烧,一边详细记录着不同工况下每台磨组的煤量、风量,观察锅炉火焰情况。酒泉电厂科学预测负荷曲线,综合考虑调峰需求,结合保供需求、来煤情况及现有库存结构,不断调整配煤掺烧模型,“荤素搭配”让机组“吃得饱”“能消化”,实现负荷接带、锅炉稳燃和降低燃料成本统筹控制。
“把磨煤机盯好了,没事多巡检两趟,省煤还得指望它呢。”检修部主任罗祥一再叮嘱。磨煤机的运行方式直接影响配煤掺烧,在驻厂的近一个月里,罗祥像看着自家孩子一样,紧盯每一个部件、参数,生怕出现任何纰漏。
在不断探索改进中,电厂经济煤种掺配比例均大于70%,掺烧比例不断创新高,日节约优煤约500吨,实现了安全性和经济性兼得,为供暖“口粮”保驾护航。
无尽的“呵护”,只为冬天里的温暖和市民的满意。酒泉电厂将一如既往践行“保供热、促稳定”的神圣使命,持续发力,点亮万家灯火,守护人民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