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首页 > 社会责任 > 乡村振兴
扶贫春风吹拂杨柳村
大山深处新修建的水泥公路蜿蜒绵亘,直通青山环绕的村庄;高架电线将散落的农户紧密相连,涓涓溪流在新修的水渠中欢鸣,田间那一杆杆挥舞的锄头扬起的是对新生活的希望……
谁能想到,美丽而恬和的湖南省平江县加义镇杨柳村,在脱贫前,380户1715人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58户190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8分。更有当地民谣流传:“有女莫嫁杨柳坡,地名好听光棍多,山高路险人烟少,收成全靠天工婆”。
2018年3月,湖南分公司依托华能岳阳电厂地域优势,主动争取作为杨柳村派驻工作队的牵头单位,选定检修部汽机班班长向伟到杨柳村担任驻村帮扶队员,开启了一段艰辛的脱贫攻坚之旅。
项目帮扶,解决生活难题
初到杨柳村,向伟便发现村内还是碎石路,坑洼不平的路面,已然成为大家的“怨气路”。“要致富先修路”,面对父老乡亲期盼的眼神,湖南分公司在地方党委政府部门间奔走,呼吁重点关注修桥铺路,改善行路难问题,同时筹集105万元专款新修公路2条,新修机耕路3条,拓宽公路1条,修缮户户通水泥路11条!共计7.86公里的漫漫长路也绵延进了村民的心中。
早在2017年,湖南分公司领导在深入杨柳村一线了解情况时,就发现了饮水安全隐患,取水难度大、水质不达标、受天气影响含沙量高、供水不稳定让当地村民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此情此景,湖南分公司当机立断,出资并筹资共118万元,将安全饮水改造工程作为杨柳村后期项目扶贫的工作重心。
2018年11月,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杨柳村安全饮水工程完工,其中自来水项目惠及约15个村民小组1000余人,解决了304户村民安全用水问题;5个村民小组76户未通自来水,采取就近山泉水解决饮水问题。喝着从40多公里外的黄金洞引来的山泉水,老村长乐呵呵地说:“以前村里喝的水很不卫生,严重影响大家的健康。今年华能帮我们解决了吃水难的大问题,我们成为全县第一个喝上优质自来水的村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真要感谢华能人!”
结对帮扶,知民情解民忧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是否病怏怏。”这是帮扶领导和驻村干部为精准识别贫困户编出的“五看”顺口溜。2017年9月,湖南分公司党委研究决定采取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认领方式,开展结对帮扶,每人承包2户贫困户,深入到村结亲交友,宣讲帮扶政策,探讨帮扶措施,制定帮扶方案,甚至自掏腰包,主动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给女儿治病,还能开起养鸡场!这是贫困户古林根一辈子都没想过的事情。古林根家中5口人,因女儿患有脑瘫疾病,高昂看病费用让原本幸福的家庭一贫如洗。岳阳电厂党委书记郑伟德与他结成“对象”后,引荐他参加养殖培训,并帮助他获得3万元免息贷款,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家庭的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女儿的病也得到了较好地治疗,日子逐渐红火起来。“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感谢华能的帮助”是古林根挂在嘴边的话。
截至2018年底,杨柳村人均收入同比增加近1000元,结对帮扶的18户56人实现稳步脱贫。
产业帮扶,撑起乡村发展后劲
“输血”帮扶一时,“造血”致富一世。杨柳村地处深山,集体合作社运作处于停滞,向伟明白发展集体产业必须因地制宜。
在对荠艾种植、苗木养殖1+X模式、生态猪养殖等多个方案进行多次考察、对比、调研后,向伟与村干部最终锁定了生猪养殖场。
跑项目、拉资金,向伟的心中时刻充满希望,最终,投资30万元的生猪养殖场项目落地实施。今年7月,养殖场施工建设完毕后,立即成立了杨柳种养殖扶贫专业合作社,第一批生猪即将出栏销售。
为了稳定销路,向伟牵线搭桥,借助消费扶贫强大推力,岳阳电厂7月29日正式与杨柳种养殖扶贫专业合作社签订33万元扶贫农产品猪肉采购合同。
生猪销路刚刚落实,向伟的就业帮扶工作也有了新进展,有18名村民被新金宝、蓝思科技等新兴企业成功录用!杜绝再贫返贫,是向伟脑海中紧绷的一根弦。劳动力情况、人员技能、专长“数据库”……每一项都清晰地罗列在向伟的笔记本上,在每家每户走访摸排后,了然于心的向伟向岳阳新金宝、蓝思科技等新兴企业推荐技术技能工种。如今村民被成功录用,彻底解决了部分村民收入来源少、不稳定等问题。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不是搭帮华能,我们穷了这么多年的山村,哪能变成这个样子!”村民们纷纷称赞。
2019年3月,杨柳村正式脱贫摘帽,更被称为平江县扶贫工作的“杨柳品牌”,向伟荣获“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称号,岳阳电厂获“岳阳市驻村帮扶工作一类单位”“岳阳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至此,湖南分公司定点帮扶的5个贫困村均成功实现脱贫,为国家脱贫攻坚事业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积极兑现了中央企业“服务国家,回报社会”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