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首页 > 社会责任 > 乡村振兴
深度贫困村,摘帽了
10月6日,在新疆公司的帮扶下,喀什地区伽师县玉代克力克乡深度贫困村——巴扎村正式退出贫困村序列,村人均年纯收入由6438元大幅增长至9966元。
整齐干净的村落,净菜中心、扶贫车间、面粉厂一片红火,各色饱满的农产品让人喜上眉梢……看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公司选派的第一书记赵建友不禁感慨万千,回想起2018年初,他刚来巴扎村时,语言不通、村情不明,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寒冷破旧的村委会办公室里团团转,彻夜无眠。如今三年过去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降五通七有”成效显著,昔日的老大难已经彻底摆脱贫困,被村民当做暖心人的赵建友时常觉得,这一切恍惚是个梦。
走进村民的心坎里
在伽师县,巴扎村是出了名的脱贫难度大、情况复杂,深知这一点的赵建友做足了准备,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扶贫“战斗”中。
三年来,赵建友解决了庭院整治、房屋修缮、厕所改造、引入“三新”等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被赵建友的真情所打动,顽固的思想也开始有所松动。
人无志不立,贫无智难脱。驻村以来,赵建友累计走访群众3200余次,细致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扭转老旧观念。如今,睡懒觉、喝酒的人少了,比贡献、比干劲的人多了,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贫困户艾海提·努热克在赵建友的鼓励下,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当地称职的民兵;贫困户古丽妮胳尔·塔依尔则在他的帮助下改变了未来的命运。
“你真是党的好‘卡德尔’,等我毕业了,一定要回到家乡,为家乡作贡献。”两年前,古丽妮胳尔·塔依尔得知自己上学的费用有了着落时,激动地对电话那头的赵建友道谢。
古丽妮胳尔是新疆科信学院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家为了学费心急如焚。赵建友得知情况后,决定资助古丽妮胳尔完成学业。两年来,赵建友先后资助13400元,毕业后,小姑娘被伽师县某警务站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小姑娘说:会一辈子铭记赵爸爸的恩情!
“现在我和妻子在纺织厂工作,包吃包住,每月能赚5000元左右。感谢你帮我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远在库尔勒纺织厂的喀斯木·卡迪尔给赵建友打来电话喜悦地说。
在2年前相对闭塞的巴扎村,许多村民外出务工的意识还不强。赵建友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入户走访、周一升国旗、农民夜校等时机进行宣传引导,以身边人身边事说服村民。
“以前我在家务农,日子过得十分拮据,想给孩子买零食都拿不出钱,每次看到孩子羡慕其他小朋友吃零食的样子,我都非常愧疚。现在不一样了,每个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贫困户阿斯米古丽·艾海提高兴地说。
想要外出务工的喀斯木·卡迪尔受到了母亲的强烈发对。赵建友听后便到他家走访,给喀斯木的母亲算经济账,悉心讲解政策,并跟老人家保证:“家里的重活累活由村委会和党员们来干!”老母亲的后顾之忧解决后,喀斯木愉快地踏上务工之路,两口子过上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经过不懈努力,赵建友已带动全村149名村民外出务工就业。
加工厂盘活了小麦田
位于巴扎村四小队的福兴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中,“庞大”的面粉加工设备正在运行,伴随着机器阵阵轰鸣声和工人忙碌的身影,一粒粒小麦被研磨成雪白的面粉。
在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赵建友创新地把落实党中央关于粮食安全的部署和脱贫工作结合起来,引导村里大户建立扶贫面粉厂,以村集体收入带动产业,通过高价收购小麦、生产面粉、劳务务工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摘帽。
今年6月,巴扎村面粉加工厂顺利投入运行,日加工能力60吨,目前已收购小麦700余吨,生产成品面粉200多吨。
如今,一个贫困户,仅小麦种植,收入就能增加600到1200元。村民们种下的小麦不仅不愁卖,还能在面粉厂打工,贫困户亚森·巴拉提高兴地不得了:“不耽误我种地,还能挣点零花钱,离家也近,面粉厂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收入。”
村民艾力·艾麦提说:“我以前种的小麦不多,因为除了国家收购粮以外,余粮销路不好,种上怕卖不了。自从村里建起了加工厂,今年我就比以前种的多了,加工厂不仅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我们的小麦,还帮助我们卖面粉。我明年准备再多种点小麦,为国家粮食安全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乡村旧貌换新颜
3年来,新疆公司已累积投入246万元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村组辅道建设、乡村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区内协作、乡村环境治理等公共项目建设,清理建筑垃圾15180立方米、复垦土地300亩、敷设辅助道路2.4公里,新增林带近6公里,清理沟渠淤泥垃圾7公里,整理清理林带10公里,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通过引入扶贫资金近810万元,新疆公司在巴扎村建设了净菜中心和养殖场,动员本村有能力、有技能的大户,开办面粉场、饲料加工场、沙石料场等小型企业,公司同时充分发挥背靠华能的强大优势,协调集团公司投资近37万元建设占地43亩地的石榴苗圃基地,带领全村彻底脱贫。
现在净菜中心、扶贫车间、面粉厂、小型企业、石榴和伽师瓜种植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129个,就业人员人均月收入增至1500元至2500元不等。
脱贫后的巴扎村,随处可见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对赵建友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