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首页 > 社会责任 > 乡村振兴
红军路畔的新希望
“古祠堂麻将馆现在变身感恩教育‘学堂’了,天津支教联盟、萍乡高专的大学生们每周都来我们这爱心支教。”“村里不仅搞夏令营,还搞公益,大家主动做义工,从不谈钱,还自发捐款捐物。”“现在,我们的农产品再也不愁销路喽!”……
一个人的到来让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南岭乡砚溪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曾经的省级深度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标杆。村里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4000元,提高到2019年的8000元。这个人就是安源电厂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糜文宇。
“电厂派来的,能带我们脱贫致富?”
“1927年,几月几日就不记得了,毛主席率领300多名红军从我家对面山脚路过。”村里98岁的老党员周初瑞回忆说,自己的家乡是红军走过的地方。
就是这个红军曾经路过的小山村,全村413户1530名村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高达89户352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不全,坑坑洼洼的土路一到阴雨天便会泥泞不堪,村民农耕全靠人力,喝水靠肩挑,贫困的生活让村民们叫苦不迭……
2017年5月,安源电厂派糜文宇到砚溪村驻村扶贫,2018年4月开始担任第一书记。从萍乡城到砚溪村驱车需要近两个小时,然而,迎接糜文宇的却是一道道怀疑的目光:“一个电厂派来的驻村书记,能带我们脱贫致富?”
“我在村里没有一分地、一间房,但我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我要沉下心来,扎根在这里,带老区人民走上致富之路。”糜文宇告诫自己。
在村民的议论和质疑声中,糜文宇每天早出晚归地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深入老百姓当中,就这样查实情、听民意,摸清了第一手资料。
比亲人还要亲的书记
糜文宇坚信,只要跟村民交真心、办实事,就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信赖和支持。
贫困户刘铁安过春节放鞭炮时,不慎炸坏了3根手指,县医院难以救治,要立即转到80公里外的市医院,一家大小哭成泪人,惊慌失措,无奈只得找糜文宇寻求帮助。
糜文宇顾不上与久未见面的家人团聚,立刻着手为刘铁安办理转院手续,接送、医院伙食、治疗费、医保报销……糜文宇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
但就是在这危急关头,糜文宇的妻子打来电话,哭着说老爸又犯病了,要马上住院,让他赶快回来。
怎么办?一边是贫困群众,一边是自己的父亲,都处于紧要关头,究竟该选择谁?一时之间,糜文宇难以抉择。
“以群众心为心,是我的初心和恒心。”慌乱间,糜文宇回忆起自己初上任时立下的誓言。
“老婆,请你跟老妈解释,我这边一个贫困户出了大事,我不能不管,家里的事请兄弟姐妹们多担待,实在对不起。”糜文宇放下电话,又飞速处理起刘铁安的转院事宜。一旁的刘铁安感动地说:“糜书记,您比我的亲人还亲啊!”
只要村民有需要,糜文宇总会立即伸出援手。通过协调厂里多个党支部到砚溪村开展党员日等活动,他为村合作社解决了17万元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他还争取到“大爱清尘”公益组织支持,为村里22位矽肺病患者进行了免费治疗;他帮助贫困户颜雪梅选种脐橙、联系爱心人士资助其办养鸡场等,让贫困户每年增收万元以上……
全村60名党员的政治生日,糜文宇一一记在心上,无论多忙,他都会亲自登门送上祝福。
“糜书记为咱老百姓办的事,有时候连亲人都做不到啊!”砚溪村的村民感慨颇深。
“我们改掉了坏习惯”
要打赢砚溪村脱贫攻坚战,感恩教育尤为重要。如何能够让村民“识恩、知恩、报恩、施恩”,是糜文宇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糜文宇上任后,经他多方协调,安源电厂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4万元,用于乡村道路桥梁建设和教育扶贫,2018年,糜文宇利用砚溪村江氏古祠创办了一所感恩教育“学堂”——守望之家,建立起全县第一个藏书超1000册的“雷锋书屋”。守望之家每周末都会邀请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学龄儿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连续两年举办了“红领巾民政营地”夏令营,承办了2019年全国少儿艺术人才莲花赛区选拔赛……
“我们要通过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带动全村的文明教育、法制教育、红色教育、亲子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糜文宇说,“通过感恩教育,孩子们不调皮了,不打架了,不良习惯改变了。更令人高兴的是,孩子们成了扶贫政策、村规民约的‘小小宣传员’,家庭矛盾的‘小小调解员’。”
谈起感恩教育的成效,老党员周春竹高兴地说:“一年多来,我们村里几百户人,没有发生一起纠纷,全村人都不再乱扔垃圾,很多坏习惯都改掉了。”
现在,糜文宇正在思考如何以“红领巾民政营地”为依托,把砚溪村打造成集红色文化宣传、农耕文化体验、亲子夏令营活动、民宿等于一体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让砚溪村这个红军曾经路过的小山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