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首页 > 社会责任 > 乡村振兴
为了愚公故里老乡的笑容
可谁能想到,谭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交通闭塞、集体经济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现在的谭庄村和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这多亏了咱华能沁北电厂!”谭庄村党支部书记孔战动情地说。
就在这济水之源、王屋山下,孕育了展现中国人精神力量的传奇——愚公移山。时间回到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向全党发出动员令:“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沁北电厂闻令而动,2016年起成为当地唯一一家对口帮扶王屋镇谭庄、林山两个贫困村的企业。这一干,就是1700多个日夜。
扶贫路上让百姓心中有光
“贫困村的事情永远是企业的牵挂。”这是时任沁北电厂厂长钱辉常说的话。每周工作例会上,他都要首先听取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安排重点任务。为全面掌握第一手信息,他和时任电厂党委书记韩吉亮带头深入贫困村察村情访民意,每次往返近100公里的路程记录下他们对愚公故里老乡的感情。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原来村民对于家门口小路的描述。曾经的两村道路没有经过硬化,晴时尘土飞扬、雨时泥泞难行,路旁还没有路灯,太阳一落山就漆黑一片,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副厂长杜国强说。电厂积极筹措98万元资金,重点帮扶两村基础设施建设。很快一条长6.2公里、宽5米,道路护栏绿化配套完备的标准景观路就在谭庄村建成了。与此同时,电厂又追加投资3.2万元,为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配套垃圾池等便民设施。“家门口通了水泥路,出行方便多了;晚上也有灯照亮,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谈及村庄的变化,村民李秀英笑得合不拢嘴。
同样,曾经的林山村也交通不便、房屋破旧,这让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地处王屋山景区东线的它没能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 对此,沁北电厂捐资近14万元对林山村受暴雨冲毁的道路、贫困户房屋、饮水管网进行修复,并出资建设了5间门面房用于出租和售卖旅游土特产。2019年,在了解到林山村两个村民组280名老乡吃水困难的情况后,电厂又投资10万元,帮助建设50立方米蓄水池和饮水拦河坝。“近年来,不少游客来林山村旅游,春季赏花、夏季漂流、秋季采摘、冬季滑雪,村子变得热闹起来,村民收入也逐步增加。”谈起此事,市旅发委驻林山村第一书记王随东竖起大拇指。
“土窝窝”变成了“金窝窝”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沁北电厂扶贫干部深知,“输血”不如“造血”。电厂从提高两村“造血功能”着手,连续3年投资共120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出动机械和30余人帮扶发展乡村产业,切实支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
2019年,电厂脱贫干部经过多方调研,发现林山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宜香菇种植。为扶持该村香菇种植产业发展,让老乡早日见到脱贫致富的产业效益,电厂投入资金66万元,帮扶林山村建设香菇产业基地。短短6个月建成香菇种植大棚22座,其中包括800平方米的制菌棚1座、发菌棚3座和种植棚18座。2020年初,香菇产业基地投入使用,第一批出棚的香菇,就为由12户贫困户入股的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据估算,后期随着规模扩大,集体收入将增加到每年12万元。这极大点燃了林山村村民的种植热情:“没想到‘土窝窝’一下子变成了‘金窝窝’。”
扶贫贵在因地制宜。为帮助谭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电厂扶贫干部也花了一番心思。促进养殖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无疑是带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的好路子。2019年,电厂投入15万元,帮助谭庄村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建设鸡舍鸡圈等基础设施,推动小鸡育种培育,直接带动1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人均增加年收入1000元。电厂还帮扶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专门开辟电子商务展销部,售卖合作社生产的自主品牌“华溪水”咸鸭蛋。同时出动铲车、挖掘机用时3天,花费2万余元帮扶谭庄村玄坛庙水库河道清淤,推动谭庄村发展乡村水产养殖和旅游项目,拓宽脱贫致富产业渠道。
近年来,电厂积极践行消费扶贫理念,想方设法逐年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动员全体干部职工以行动真扶贫。2019年,电厂一次性收购林山村贫困户滞销的黑猪肉2200斤、土鸡蛋1500斤,为贫困户增收4万元。2020年春节前,电厂再次收购林山村受猪瘟影响滞销的黑猪肉2000斤和谭庄村咸鸭蛋679箱,解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又为贫困户增收10万元。2020年端午节,电厂再次出资5万余元收购谭庄村咸鸭蛋等农产品,助力谭庄村村办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疫情面前,扶贫工作更不能停步。”电厂厂长李振伟态度鲜明。
家在深山有“远亲”
扶贫结对要带着真感情,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沁北电厂主要领导先后12次深入贫困村调研慰问,近一半的企业职工参加过党建交流、文化下乡、爱心慰问、志愿服务等活动,打造出“助力扶贫,党员先行”和“号户结对,助力脱贫”等暖心品牌。
百姓要想有盼头,党支部必须带好头。电厂积极开展党建引领“双联双助双促”行动,不断加强村企党建交流,发挥脱贫路上的“主心骨”作用。谭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是一座80年代初建设的一层瓦房,漏雨情况严重,电厂积极筹措资金76万元援建新址。2019年,一座集村委会、党支部活动室、村卫生室,综合服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落成,成为谭庄村党支部活动、村委会客和党员群众学习休闲的主阵地,极大提升了该村党员群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电厂先后组织200多名党员职工参加志愿服务、美化家园、绿化植树等活动。在2020年疫情得到控制后,又组织党员、团员青年帮助贫困村复工复产复农,坚持“一户一策”原则,对谭庄村8户帮扶家庭的子女教育、农产品销售等问题进行一对一帮扶。目前,电厂青年文明号仍有3支队伍近百人轮流参加帮扶行动。
2020年10月16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隆重召开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沁北电厂连续第3年获得济源示范区“十佳帮扶(带贫)企业”和“扶贫攻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而两个贫困村早在2019年就全部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3人全部实现脱贫。“比起政府给予的肯定和荣誉,看到老乡们的日子有奔头,脸上有笑容,我们的心里更高兴。“电厂厂长李振伟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