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能故事   >   典范

【最美华能人】“追风能手”养成记

字号:
发布时间:2024-07-17    信息来源:中国华能

“从陆上风机到海上风机,面对任何技术难题,只要勇敢地面对,不断尝试和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张宇如是说。作为江苏清能公司最早招收的大学生之一,他已经在风电领域摸爬滚打了14年,见证了公司由陆向海的发展过程,并成长为海上风电科技创新的行家里手。

小白变身“百事通”

2010年,张宇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当时的江苏清能公司只有一个陆上风电场——启东风电场,第二个陆上风电场——如东风电场正在筹建阶段,他被分配到如东风电场参与生产准备工作,从此走上了职业生涯。

2013年9月,如东风电场进入设备准备阶段,调试工程师看张宇是个刚入行几年的小白,便没把他当回事。深知自己知识欠缺的张宇,每天守在调试现场,对着图纸来回核对设备接线,研究操作机构。他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每天粘在调试工程师身后,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缠着他们问,就这样边干边学了几个月。

在调试前最后一次检查过程中,张宇敏锐地发现了GIS开关压力偏低这一风险点,他沉着地分析原因并给出了正确的解决方案,这让调试工程师对他刮目相看。同年12月,如东风电场正式投入运营,而通过几个月的钻研,张宇也渐渐成了同事心中的“百事通”。

“有一次下大雨,电场19号风机箱变突发故障跳闸,我们怎么也找不到故障点,宇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很快就消除了故障。”与张宇同期进场的李鑫鑫介绍,“不消除故障绝不离开风机”是张宇定下的规矩,凭着一股执着的劲头,他带着一群小伙伴,在那个没有免爬器的年代,一天爬六七座风机,成为了电场有名的“小虎队”。如今,当年和张宇一起爬风机的小伙伴都成长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如东风电场也成了张宇科技创新梦的起源地。

紧跟时代“挑大梁”

2015年,伴随着风电开发的深入,海上风电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张宇回忆道:“当时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是筹建江苏清能公司的远程监控中心智慧运维系统,目标是实现风电场集约化、智能化管理,确保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作为当时公司最年轻的值长,张宇主动挑起了筹建智慧运维系统的“大梁”,从最初的管理模式策划、技术方案编写到最终组织实施验证,每天深夜,他都在反复研究、不断优化。最终,仅用了半年时间,他们就研发出了风电场智慧运维系统1.0版本。

然而,张宇并未满足,他开始继续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来进一步优化风电场的运维管理,着手打造智慧运维系统2.0版本。为此,他带领团队开展《海上风电智慧运维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课题攻关,摸清了各类机型风速传递函数的参数设定,使用正态分布计算风向仪的偏航误差,提出了IGBT结温变化率影响元器件寿命的诊断算法模型,构建了以资产为核心的海上风电智慧运维架构,同时参与海上风电机组及水下结构故障在线智能预警技术研发,有力保障了风电机组的结构安全稳定,该项课题最终荣获2022年度中电联电力创新奖二等奖。

如今,智慧运维系统2.0版本已接入18个新能源场站,包括5个陆上风电场,8个海上风电场,5个光伏电站,接入风机723台,光伏逆变器1962台,光伏组件95万个,接入总容量334.55万千瓦,接入信号点总计47万个。未来可容纳监控的新能源体量达1700万千瓦,“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梦想已逐步照进现实。

科技创新“永动机”

2017年,当时亚洲最大、华能首个海上风电场——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场成功投运,如何使海上发电机组发电效能最大化成了张宇探索的新方向,他带领团队与主机厂家共同开启了《基于偏航尾流模型的风场尾流主动控制》的研究,选取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场的12台远景风机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偏航对尾流扩散、强度和范围的影响,建立了新的偏航尾流模型,大幅度提高尾流预测的精度,这项创新成果至今都令他感到自豪。

2019年,集团公司与江苏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打造华能江苏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张宇又马不停蹄地研究战新产业,最终他参与编写的“华能江苏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研究”获集团公司2019年度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2年,随着公司海上风电场陆续投运,海洋可视条件弱、干扰信号强等海上风电运维限制因素逐渐凸现,张宇积极参与国产化海上风电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集成技术研发。同年6月,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射阳海上风电场成功投用,有效降低了水下巡检成本,为海上风电场水下资产安全可靠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一直紧跟行业、集团公司和江苏公司新能源领域战略发展的需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像是一个风电领域的‘永动机’。”这是大家对张宇的评价。的确,扎根风电领域的这些年,张宇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不断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践行了新时代风电人的坚守与担当,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追风能手”。

文字:江苏清能公司 章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