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能故事 > 典范
【最美华能人】独具“匠”心的高原水电人
进藏之初,他常常问自己“何谓匠人?何谓匠心?”十年的踏实工作、十年的改革创新让他找到了答案:“为技术上下求索就是匠人,在求索中虚怀若谷就是匠心。”他就是雅江公司藏木水电厂生技部主任瞿佳。
初登高原,发挥优势显身手
2013年的一个夜晚,藏木水电站的同事打电话告诉瞿佳,水电站正处于机电安装调试的关键期,专业人员紧缺希望具备丰富水电站建设经验的他前来救急。在舒适安逸的四川和海拔3310米的高原之间,瞿佳很快做出了人生中的重大抉择——从涪江公司转战雅江公司,对于这种选择,不少人提出了质疑,可他自己却幽默地说:“城市的喧嚣让我不能静下心来搞钻研。”
调入雅江公司后,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生活,瞿佳很快就融入了其中,并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奋战在藏木水电站机电安装的一线。白天,他抱着几百页的图纸,带着施工人员对着全站的电气柜反复复核调试,亲自校验每一个接线是否正确,查看试验数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甚至连拧端子都要亲自上阵,确保万无一失;晚上,他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每天的工作内容,记录机组调试数据,计划第二天的工作,通宵已然成为家常便饭。
为了保证首台机组远程一次性启动成功,瞿佳在离地面300米高的吊笼里修复缆机、在大雪纷飞的山上抢修光缆、在近百米深的竖井中修复传感器。正是因为有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极度较真的敬业精神,瞿佳“杠”赢了藏木水电站上万个电气元器件,成了一本“活图纸”,同事们随便指着一台屏柜,他不看图纸都能清楚准确地讲出里面所有的电气回路。
2014年11月26日,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西藏水电开发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那一刻,瞿佳开心地笑了,这是他进藏后第一次笑得那么畅快,面对成绩他谦虚地说:“藏木水电站的机电安装和调试集合了我们大家的智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再接再厉,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的那天才是更值得庆祝的日子。”
再战光伏,只争朝夕下实功
2021年,在集团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雅江公司迅速响应、立即部署,藏木水电厂第一时间成立了新能源工作领导小组,而瞿佳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新能源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西藏那曲有着“地球第三极”高天厚土的典型特征,到处都是濯濯童山以及山顶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当地的空气含氧量不足区外的50%,紫外线强度却是区外的40倍,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在大家都担心更高的海拔影响身体健康的时候,2021年3月7日,瞿佳便带着考察那曲市索县50兆瓦牧光互补全储能项目的任务,踏上了通往4600米海拔的新征程。
由于当时拉萨到那曲之间的高速还没有通车,瞿佳带领团队历时15个小时才到达索县,在刺骨风雪和严重高反的叠加下,瞿佳病倒了,频繁的腹泻令他无法入睡。但第二天一早,他又准时出现在大家面前,并拒绝了团队成员劝他休息的建议,他说:“电厂派我过来,不是休假养病的,我必须带着大家完成厂里交给我们的任务。”仅仅三天后,一份一万多字的考察报告诞生了,正式开启了藏木水电厂新能源工作的崭新篇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推进新能源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瞿佳又开启了他那“钻”的模式,他早上学习国家和上级单位关于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法规,中午摸索新能源开发流程,下午查阅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晚上他还研究新能源建设及设备技术。2022年7月5日,华能江达新能源分公司30兆瓦光伏提前获批投建的那一刻,瞿佳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他开玩笑说:“一年多过去了,新能源这块心病终于被治好了。”
精思笃行,勇于创新破难题
见过瞿佳的人,都觉得他身上有股搞技术的倔劲儿,他不仅把本职工作做到位,还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研究高原极端天气对大型水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琢磨如何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措施控制机组安全运行的风险,提升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2018年6月9日23点17分,藏木水电站6号主变发生保护动作跳闸事件;2018年7月13日16点20分,藏木水电站5号主变发生保护动作跳闸事件;2020年8月10日14点53分,藏木水电站2号主变发生保护动作跳闸事件……
电站主变的频繁跳闸牵动着全体生产人员的心,瞿佳更是急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他立即组织技术攻关小组进行现场实验和仿真试验,发现是主变放电间隙与避雷器参数不匹配导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增大主变放电间隙并更换复合绝缘子避雷器的方法,解决了困扰电站的主变故障。最终项目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从2022年起,每年至少为电厂节约600万元主变返厂成本。
扎根西藏十年路,上下求索匠人心。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藏木水电站,30岁的瞿佳已渐渐远去,40岁的瞿佳正站在那里,他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从那坚毅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助力西藏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的雄心仍在燃烧。
文字:藏木水电厂 罗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