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能故事 > 典范
【最美华能人】渭北高原的逐梦人
一块万用表、一双灵巧手,他以专注严谨维护机组安全;迎千次挑战,战万次攻关,他用创新实干促进公司发展。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是对他精湛技术的认可,中电联电力职工技术创新三等奖是对他创新成绩的回馈,他就是铜川煤电公司继电保护班班长曹少飞。
守护温暖的“英雄”
2019年2月18日,本是一个下着大雪的寻常冬日,在这寂静的银白世界里,铜川煤电公司集控室里的气氛却异常紧张,4号热网汽动循环泵不断发出刺耳的报警声,而其他备用汽动泵都正在检修无法使用,这意味着供热可能随时中断,铜川市区几万户居民的取暖将受到影响。
危急时刻,曹少飞站了出来,这位平时默默无闻的继电保护班技术员,在得知情况后放下了手中的碗筷,驱车近百公里返回厂区,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进入厂区后,他立刻加入了应急消缺工作组,查看原理图、用万用表测量,每一个步骤都显得那么认真专注。经过一系列操作分析后,他确认电气二次正常。随后,他又检查热控逻辑、电气变频柜等所有相关设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色渐渐笼罩了厂区。曹少飞的眼神中非但没有丝毫倦意,反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说:“无论问题出在哪里,我一定要找到并解决它!”直到凌晨3点,曹少飞终于查明原因并解决问题,为几万户居民的取暖提供了保障。
勇挑重担的“先锋”
2021年,公司决定对已运行15年的发变组保护装置进行改造,面对这项风险大、任务重且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工作,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了,只有曹少飞主动接下了挑战。
为了做好前期工作,曹少飞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并虚心向那些已经成功改造过类似设备的兄弟单位同行请教,汲取大家的经验。同时,他对设计图纸上的每一个功能回路都进行了严格审核,为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改造过程中,曹少飞始终坚守在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他既关注单个回路、器件的运行情况,也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他深知,只有确保保护动作、开关传动逻辑的正确性,才能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奋战,曹少飞和团队成员终于完成了保护装置的改造工作,改造拆、接线共计9500余根,审核定值48份,保护定值核算提出可行性建议15项,审核设计图纸82张,改造施工图纸并提出可行性建议15项,保护功能逻辑调试95项,测试硬件通道900余项,整组通流加压开关量试验通道500余项,施工调试发现并处理主要问题24项,保护装置CT极性测试通道组48项,CT本体极性测试24组。
同时,为了更好地节约生产成本,在老旧装置更换过程中,曹少飞研究出在TOP9720系列综保装置电度量累计功能上增加电度量脉冲输出功能,此项功能应用在II代产品中,可实现对综保装置电能计量功能进行校验,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15万元。
指引创新的“明灯”
“我的师傅是一个遇到困难绝不会退缩的人,他的座右铭就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当被问及对曹少飞的评价,检修部技术员李丹青说。
2020年5月2日夜里,公司330千伏I母C相电压在运行中意外降低5千伏,随时可能引发AVC系统的崩溃。这不仅对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更可能增加电网对电厂的考核压力。
情况紧急,曹少飞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原本休年假的计划,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运行中复杂的现场回路逐一检查确认,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直到第二天凌晨6点,终于在模拟生产现场复现搭设平台试验中,验证了缺陷查找思路并制定了解决方法,为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那次事件让曹少飞开始思考青年员工的培养问题:“创新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创新的经验总结出来教给青年员工,公司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后,曹少飞总是第一时间总结创新经验,并将经验撰写成技术论文,供电气检修维护人员参考。截至目前,曹少飞已在国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技术论文7篇,其中他将《发电厂励磁变低压侧接线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一文在集团公司励磁技术监督年会上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广大青年员工的一致好评。
在曹少飞的带领下,继电保护班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陕西省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曹少飞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技术骨干的责任与担当。
通往“创客”的道路是漫长的,期间遇到的困难也是多样的。但只要有目标,就一定能攻坚克难直达终点。现在,在集团公司鼓励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下,曹少飞给自己确立了新的目标:继续发扬“华能创客”精神,做好传帮带工作,以崇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带领公司更多的年轻人建功立业,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字:铜川煤电公司 程文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