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印记 首页

中国电厂迈向国际的“第一步”

字号:
发布时间:2025-01-22    信息来源:中国华能

中国电厂迈向国际的“第一步”

讲述人:王文华  运行部副主任

位于长江之畔的石洞口第二电厂是华能利用外资、联合集资建设的第一批电厂,也是我国第一个引进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及技术的电厂。作为当时振兴上海的一个重要支柱,石洞口第二电厂不断厚植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及华能“敬业、开拓、进取、创新”的企业精神,厂史馆馆藏的“国际电站奖”奖牌就是电厂在我国电力发展历史上创下辉煌的最好见证。

20世纪80年代,各行各业都空前发展,电力需求量迅猛攀升,电力短缺成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华东区域,缺电现象尤为严重,工业企业“停三开四,停二开五”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一背景下,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决定在上海投资建设两台超临界机组,石洞口第二电厂应运而生。

在电厂建设之初,为了保证速度与质量,二厂人确定了“一个工程两台机组分别招标”的建设思路,将竞争机制引入电厂建设中,使两家施工单位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电建史上一年内连续投产两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的新纪录。

当电厂基建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如何严把现场质量和设备验收关,保证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能安全稳定发电成了二厂人面临的新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二厂人严控标准、不放过任何细节,即便是一个螺丝的材质与图纸不同,技术人员也会反复核算数据,与外国代表据理力争。最终,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国内第一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诞生了。

1992年10月22日,是一个值得所有二厂人铭记的日子。那天,在美国《国际电力》杂志公布的“国际电站奖”名单中,石洞口第二电厂赫然在列。消息传来,所有二厂人都沸腾了,这是中国电厂首次在国际上获奖,意味着他们多年来为中国电力事业的拼搏与付出得到了国际认可。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发展脚步永不停歇。虽然“国际电站奖”奖牌已是三十多年前获得的荣誉,但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二厂人砥砺前行。如今,石洞口第二电厂正聚焦“高质量能源保供”和“高质量绿色转型”两大核心任务,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创新驱动,在深化CCUS技术及智慧电厂研究与应用等重点技术领域攻克难关,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