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印记
首页
东西关水电站的奋斗之路
东西关水电站的奋斗之路
文|嘉陵江公司 邓 睿
在嘉陵江中游武胜县礼安镇,坐落着当地最大的水电站——东西关水电站。三十年来,东西关水电站的中控室墙上一直悬挂着这样一张老照片。它穿越时空的壁垒,不仅定格了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的难忘瞬间,也生动诠释着华能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三千精神”。
时间回到20世纪30年代。因嘉陵江以“Ω”形状流经礼安镇境内,是修建筑坝雍高水位、裁弯取直引水发电的理想之地。1958~1960年,地方政府曾多次组织人员实地勘测,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后来的自然灾害等因素,项目最终未能实施。随后的18个年头,东西关水电站项目仍未获批。
转眼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1992年1月8日,国家计委正式同意修建东西关水电站,5月下达开工令,9月2日项目正式动工,12月19日完成大江截流,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截流”,成为水电史上的一大壮举。
从无到有,踏荆棘而行。建设过程中,面临工期短、强度高、难度大等困难,施工和生产筹备人员没有一个人退缩,以“啃硬骨头”的精神进行技术突破,优化设计图纸和建造流程,推动电站提前具备主设备安装条件;驻厂督造,确保设备落地零缺陷;创新性打破主设备“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消缺”的传统流程,有效缩短项目工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推动电站早日建成。
1995年9月,东西关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完成试运行,提前3个月并网发电。1996年12月,4台机组全部投产并网发电,圆满达到预期目标。东西关水电站的建成,不仅有效解决了广安与南充两地的工农业生产用电问题,还提升了嘉陵江防洪抗灾能力,改变了沿江两岸农田灌溉条件,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和人民生活环境。
东西关水电站一直秉承着“高起点、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理念,在2012~2015年,电站对4台发电机组进行了增容技改,这也是集团公司首个水电增容技改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从18万千瓦增加到21万千瓦,年发电量增加约400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万吨。东西关水电站还建立了远程调度中心,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远方监控”的现代化电站管理模式;致力于打造绿色电站,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环境绿化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如今的东西关水电站,俨然成为嘉陵江畔的一颗明珠,不仅照亮了这片江水,也照亮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