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印记 首页

三十载环保技术长征

字号:
发布时间:2025-05-28    信息来源:中国华能

三十载环保技术长征

文|珞璜电厂     徐璐萍

重庆珞璜长江畔的薄雾中,30米高的脱硫装置钢结构如巨人初醒般刺破天际。历史的指针定格在1992年,我国第一台大型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在珞璜电厂这方土地拔地而起。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发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中流砥柱,火力全开。环保意识萌芽之初,国内尚无配置脱硫系统的电厂。珞璜电厂率先破局,开启了我国电力行业大型火电机组脱硫时代。

1988年9月,珞璜电厂一期脱硫工程动工兴建,全套设备实现了从日本三菱公司全进口、整安装。但当时国内没有任何运行经验可以借鉴。“脱硫,根本没听说过!”珞璜电厂第一批脱硫人,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求学之旅。在日本三菱控制室,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各类设备仪器,一个声音一直在他们脑子里回响:“全国电厂都等着看咱们,必须要学到真东西。”在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来自珞璜电厂的工程师们,在狭小的宿舍间里,画下了一百多张系统流程图,那些晕开的字迹,正悄然孕育着珞璜电厂第一版脱硫运行规程。

1992年,随着我国第一套大型烟气脱硫环保装置的建成投产,珞璜电厂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掌握脱硫全套装置核心算法及技术标准的火电厂。珞璜电厂的工程师们深知,引进只是起点,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为了打赢这场技术突围战,电厂的工程师们自学日语,研究原版设备资料书,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尝试用国产化思路替代进口设备和技术。

1998年12月,电厂二期脱硫工程投产,国产化程度达到80%,那些曾被嘲为“山寨货”的国产部件,如今镶嵌在全国31个省市的脱硫设备中,电厂工程师们参与编制的《脱硫设备及系统》《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手册》,至今仍是环保工程师案头必备的“红宝书”。2017年,当超低排放机组深沉的轰鸣声响起,珞璜电厂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完成所有在役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的火电厂。截至2024年,珞璜电厂累计脱除二氧化硫超过700万吨,电厂先后获得“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全国环保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其脱硫技术已推广至全国各家火电厂。

三十载技术长征,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环保追赶到标准输出,从单一治污到系统降碳,记录着珞璜电厂在环保事业中从跟跑到领跑的过程,诉说着中国华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宣言。当前,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珞璜电厂将持续扛起绿色低碳清洁发展使命,护航渝西地区的蓝天白云。